软银54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孙正义布局“物理AI”新前沿
2025-10-8
软银54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孙正义布局“物理AI”新前沿
世界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推动一场将人类向前推进的突破性革命。
瑞士工业巨头ABB已同意将其机器人业务以53.75亿美元的企业价值出售给软银集团。这项于10月8日宣布的交易,标志着ABB放弃了原先分拆该业务并使其独立上市的计划,转而选择为股东创造“即时价值”。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目前尚待监管批准。对于软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而言,这不仅是2025年以来科技领域最大并购案之一,更是其构建“物理AI”战略的关键一步。
01 交易关键细节
根据公告,此次收购采用现金交易形式,对ABB机器人业务的企业估值为53.75亿美元(约合54亿美元)。
ABB预计在扣除交易成本后,将获得约53亿美元的净现金收益,并产生约24亿美元的非经营性税前账面收益。与交易相关的分离成本预计约为2亿美元,现金税务支出估计在4亿至5亿美元之间。
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ABB将在财务报告中将机器人部门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当前与机器人部门同属“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业务领域的机器自动化部门,将被并入过程自动化业务领域。
交易完成后,ABB的业务结构将调整为三个业务领域,更加聚焦于电气化和自动化核心业务。
02 ABB的战略重心收缩
ABB董事长Peter Voser在声明中强调,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在审慎评估后认为,软银的报价反映了机器人部门的长期优势,此次剥离将为ABB股东创造“即时价值”。
此次出售终结了ABB长久以来对其机器人业务未来走向的考量。ABB在公告中坦言,机器人业务与集团其他业务之间的“业务和技术协同作用有限”,且其市场需求和特征与其他业务存在差异,这为本次剥离提供了战略基础。
数据显示,ABB机器人部门在2024年的营收为23亿美元,约占集团总营收的7%,其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12.1%。该部门在全球拥有约7000名员工。
通过这次剥离,ABB得以将资源和管理精力更集中地投向电气化和自动化等更具协同效应的核心板块。
03 软银的“物理AI”野心
对于软银集团而言,此次收购远非普通的财务投资,而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物理AI”方向上的重大战略布局。
孙正义明确表示,软银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是物理人工智能,目标是将“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他致力于推动“比人类智能高出一万倍”的人工超级智能(ASI)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相信这将驱动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此次收购ABB机器人业务,相当于为软银的人工智能帝国找到了最强大的“物理躯体”。ABB在工业制造、精密焊接和装配领域的顶尖硬件技术,与软银在AI算法方面的能力结合,有望催生出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智能协作机器人。
孙正义指出,“ABB机器人部门将受益于软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下一代计算领域的尖端能力”,从而巩固和扩大其技术领先地位。
04 协同效应与未来展望
ABB首席执行官Morten Wierod认为,软银将成为该业务及其员工的“绝佳的新归宿”,双方对世界正在进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新时代抱有共识。
从战略角度看,这笔交易将世界级工业技术与人才整合在共同愿景下。ABB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是公认的“现金牛”,拥有领先的技术和深厚的行业专长。
而软银近年来已从活跃的财务投资者转型为AI生态的构建者——先后以65亿美元收购芯片公司Ampere Computing,与OpenAI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参与“星际之门”超级计算中心项目。
这次收购完成了软银AI布局的关键一环:为AI提供物理形态。
市场对这笔交易反应积极,消息公布后软银股价应声上涨,表明投资者看好软银在AI热潮中,从软件到硬件、从云端到物理世界的全栈生态布局。
此次收购标志着机器人产业正从单纯追求自动化的“机械时代”,加速迈向人机共生的“智能时代”。ABB机器人部门拥有的7000名员工和23亿美元年收入,将为软银提供坚实的现实世界支点。
交易完成后,软银将拥有从芯片、算法到机器人硬件的完整AI产业链能力。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战略转变,更可能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科技演进的重要里程碑。